股票正规配资官网 华农科技“加持” 节水抗旱稻首次大规模亮相广东

发布日期:2024-08-17 15:06    点击次数:184

  讯(记者 邹甜 实习生 朱玺冰 通讯员 费思迎)近日,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在佛山举行“节水抗旱稻在复垦耕地上的应用现场会”。活动中展示的节水抗旱稻在水田种植可节省人工30%、节约淡水资源超50%以上、减少施肥3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有效摆脱了水稻种植对灌溉用水的过度依赖,助农实现“旱涝保收”。

  据介绍,本次活动现场观摩的两个示范点土地总面积合计700余亩,采用节水旱管模式,全生育期只浇灌3到4次跑马水,主要依靠降雨。其中澳农基地示范点部分面积复耕前为香蕉种植园,2024年初经土地整治复垦为水稻田,但因其沙质土壤,存在保水保肥性差等问题,无法种植普通水稻。在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指导下,澳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首次引进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与“旱优78”两个品种进行示范种植,采用机械旱条直播、机覆全生物降解膜旱直播、无人机水直播三种直播方式。炎炎烈日下,不同方式播种的节水抗旱稻均呈现出良好的长势,株挺叶茂、稻穗齐整,预示着此次复耕试种成功。

  节水抗旱稻是一种兼具水稻和旱稻特性的新类型栽培稻,适用于水田旱种、低畦易涝旱地种、山坡地撂荒地旱种等多类种植场景。节水抗旱稻在水田种植可节省人工30%、节约淡水资源超50%以上、减少施肥3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有效摆脱了水稻种植对灌溉用水的过度依赖,帮助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引领了水稻生产的“蓝色革命”。相关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近年来农业科技领域标志性成果之一。相关技术发明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院长罗利军表示,通过科学种植,节水抗旱稻的产量、米质能与水田种植的水稻基本持平。

  “节水抗旱稻从种质创新的角度,使水稻生产摆脱了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拓宽了种植空间,是在绿色发展目标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尝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在交流研讨会上表示,节水抗旱稻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收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特别是拓展了水稻种植空间。

  当日,大塘镇人民政府、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与澳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方就成立“佛山节水抗旱稻产业园”签署框架协议,标志着节水抗旱稻正式扎根佛山,基于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广东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介绍,自2018年起,广东省开始引进节水抗旱稻及相关技术,经过数年试种示范,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在佛山、清远、河源、茂名、韶关等地市多有种植。因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特点,节水抗旱稻深受市场欢迎,在广东省的年推广面积已达1万余亩,已成为撂荒地复耕的重要选择和增加粮食产能的有效途径。

  “根据广东省粮食安全需求,我们制定了‘基于节水抗旱稻的新增4亿公斤粮食行动方案’,提出‘发展节水抗旱稻,5年实现撂荒地规模化复耕100万亩,新增稻谷产量4亿公斤’的目标,为保障广东省粮食安全全力以赴。”罗利军表示,研究院将加快培育适合广东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研发配套的轻简绿色栽培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节水抗旱稻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助力撂荒地的规模化复耕复种与扩面增产,积极探索稻豆轮作、烟稻轮作等创新种植模式,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股票正规配资官网,提高土地种植效益。